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邱添 梁家旗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董静思
“棉花团”——这是医学影像下肺部肿瘤的样子,很多胸外科医生都会这样形容它,“是一团一团的白色。”
董静思第一次见到这团白色,是在北京协和医院读博士期间。彼时,他亲眼见证了这种长于肺部的肿瘤是如何吞噬掉一个生命,而更漫长的时间里,肺癌始终是中国人发病率、死亡率最高的癌肿。
“我将此选为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。”如今,董静思已经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肺癌专病中心,仅2023年一年的门诊量就达到16.7万。未到不惑之年的董静思,在这里经手诊治了至少3万个病例。
在他的病人中,有30出头的年轻人,自己带着行李来住院做手术;也有为了0.4毫米的肺部结节而担忧的阿姨,怯怯问他接不接这种小手术……
董静思觉得自己能看懂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眼睛。他理解患者的焦虑,因此,他会将看诊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,拍成科普视频;他为病人建立微信群,让他们有个交流和“抱团取暖”的角落;他还有个专门的微信号,里面是他手术过的患者,从去年到现在,已经有1224名好友。
“以前总说我们胸外科医生没有'朋友',因为很多肺癌患者发现偏晚,很快就去世了。”指着这1224名好友,董静思觉得情况正在改变。
刚刚过去的11月是全球肺癌关注月,根据公布数据,中国2022年最新肺癌的发病人数已突破百万,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居各类癌症首位。
但与此同时,从化疗到靶向治疗,再到免疫治疗,近20年来,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,得到了极大地延长。
“多学科手段的个体治疗和精准配合,正在改变肺癌的治疗格局。但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复查,我们国家的肺癌负担,仍然沉重。”
——这也是董静思一直在攀越的高峰。
诊室是条“河”
医生的时间都是严丝合缝的。
采访董静思这天,是他每周二的看诊日,他需要在一天中往返于医院的两个不同病区。
早上7点半,天还蒙蒙亮,他已经出现在华西医院温江院区,先查房,然后在8点15分之前,完成门诊第一个病人的看诊。到了中午,自己开车,横穿大半个成都,赶到华西医院本部,然后在下午1点时,准时开始看诊。
这一天,他一共为近150位病人看诊。他说,这比正常节奏下130多位病人的日诊量,要多上一点点。为此,他一直到晚上7点才下班。
如果说,人类与疾病的战斗是一条蜿蜒的河流,那么,这条河流的起伏就浓缩在诊室的方寸之间。
有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的年轻人,一看结节是3毫米,还出现钙化,诊室的氛围在无形中变得轻松,“你这个一年一体检,按时观察着就行。”董思敬语气轻快。但是面对同样情况,却焦虑不已想要手术的中年阿姨时,他轻轻拍拍阿姨的肩,“阿姨,我是真的不想你挨这没必要的一刀。”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董静思
更多的感知在细微处。他看见一对父子提着周边县市医院的袋子时,会提醒他们,先去医院大厅刷下医保卡,方便之后报销。他发现独自来看病的男人听到要手术就慌了时,他会用平稳的语气告诉他,“见到我就不用焦虑了,我来帮你搞定。”
似乎,他就是这条河流的调度者,在和缓处保持匀速,在湍流处降速,尽可能不让这些起伏影响到正在和疾病战斗的人。
一位阿姨带着CT片来看肺部的结节,结果却被他发现心脏已经出现瓣膜钙化。阿姨很惊慌,这是她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心脏有问题。董静思提醒她去心脏内科看看,顿了顿,他拿出便签纸,写上“心脏内科”四个字,递给阿姨,“就去找这个科室,你的肺没问题,放心。”
他将看诊的每一分钟都调动起来。有患者找不到材料,他就让患者先在旁边慢慢找,然后叫下一位进来。有患者不知道去哪里做下一步检查,他就安排身边的学生解答流程上的细节。哦,中途他还接到两位痊愈患者送来的锦旗,表示感谢、合照、提醒后续照护,整个时间不超过一分钟。
这样的高速运转下,看诊结束时天已经黑了。董静思觉得自己的精神还不错,他先回复了手机上的病友留言,想到今天好几位患者都不知道怎么下载清晰的CT片,便掏出手机,调到自拍模式,没有腹稿,没有美颜,直接录制。
“免得病友走弯路。”不过,说着不在意流量,董静思还是决定过几天再发这条视频,“昨天刚发一条,热度还在,现在发,数据不好。”
董静思正在拍摄科普视频
留言区的人间事儿
其实,在好几个短视频平台上,董静思都有账号,主要就是发布科普视频。他的视频画面单一,但内容实在。从哪种肺结节根本不用管,到肺结节病人焦虑的本质,从如何避免早期肺癌手术后的复发,到肺磨玻璃结节应该如何对待……这些都是在和病人接触中,他发现的普遍问题。
于是,在结束看诊后的门诊室,在手术成功后的手术室,在去停车场的路上,在医院的天台上……随时随地,只要想到了,他就怼脸自拍,进行解答。
“主要是把事情讲清楚。”董静思觉得,拍科普视频本身不会占用他的时间精力,但这件事对患者而言,却很重要。
“感觉走在白雾茫茫的路上,看见了方向。”一对家在河北的父女在看了视频后,专程赶到成都。70多岁的父亲觉得自己的肺结节在长大,老人不放心,只相信董医生,千里而来,想要做切除手术。
“你不要被具体的数字吓到。”董静思告诉老人,他的肺结节暂时还没有手术的必要,“我们不是要处理结节,而是结节带来的问题。现在没有什么问题,你们就没必要给自己制造问题。”
老人放心离开。而另一位同样是在留言区留言后,被提醒的患者,情况则要紧急很多。董静思提醒他,将CT时间尽可能提前,再带着结果来找他,“到时候我给你加号,你这个不能耽误了。”
让该重视的人重视,让焦虑的人放平心态,这是董静思希望自己能做到的。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,确诊的第一反应是茫然。而后接受、治疗、面对,漫长时间里,人生也随之发生着改变。
在董静思科普视频的留言区里,就占满了人间故事。
有人说着自己确诊后离婚了,也有人讲述着独自看病的过程,有人不确定是不是要将肺癌确诊的消息告诉家里的老人,还有人只是单纯的控诉,“为什么我没做过坏事,这种事却落在我身上。”
董静思会去看这些留言,他一直相信,只有看遍人情冷暖,才能做一个好医生。但他很少会回复,他为问诊的病友们建了微信群,最初的名字叫“阳光总在风雨后”,群越来越多,就简化为“董静思术后病友群1、2、3”……
董静思觉得这是一种“群体安全感”。
“我不想让病人游离于群体之外。病友在里面会发现,原来还有很多正在打着同一场仗的人。”同样的,董静思很少在群里说话,因为大多数问题,病友们在自己交流的时候就得到了答案,“他们可以在这个群体中得到关爱。”
医者的秩序
作为医生,在面对疾病时,更容易触摸到认知的边界。董静思觉得,所有医生的共识就是,“医学是有限的,我们能做的,是一点点去拓宽这些边界。”
前段时间,董静思接诊了一位肺癌中晚期的病人,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很多患者被确诊肺癌时已经是中晚期,并伴随双肺甚至多处器官转移,而这样的病人平均生存期只有10个月。
“但现阶段手术技术和理念越来越先进,特别是手术和其他专科治疗技术的融合。”于是,在为这位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,董静思考虑到,如果直接手术,不但风险高,还不能保证所有的淋巴结和病灶都被完全切除。
“我们多学科综合制定了辅助治疗的方案。”董静思很高兴,因为经过几个周期的用药后,患者的肿瘤从原本的5厘米缩小到了1厘米,纵隔所有淋巴结也都得到缓解。在这个时候,再对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,甚至还保住了患者的肺叶,“这样的话,这位病人未来的前景就很好,甚至他的寿命不会受到这个病的影响了。”
董静思正在手术中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如是这般,建立多学科诊疗体系,成为医生们在拓宽局限时最常用的方法。就在问诊时,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被推进了诊室。他的家人告诉董静思,老人从今年8月开始服用抗癌靶向药,然后出现了头痛、无法进食等诸多不良反应。董静思在便签纸上写下了MDT,让患者家属去一楼找相关科室,然后医院会组织三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会诊。
MDT,就是多学科诊疗体系,让来自外科、内科、放疗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生,一起坐下来,讨论病例,为癌症患者进行诊断。
“常常我们几个科室的会争得面红耳赤,但这对于病人是很有必要的。”在董静思看来,这是医生们用自己的技术和理念,不断探索一些方法,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后半生。
事实上,面对疾病,医生的探索不仅局限在技术,还关于治疗方式,以及自我的秩序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董静思
董静思一直记得一位肺癌中晚期的老人。老人在术后出现严重的胸腔感染,被转到重症监护室。接下来的七天七夜,董静思一直陪在里面,没有离开。最后老人没有撑过来,但家属拉着他的手言辞恳切,“董医生我们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。”
这件事让董静思感触很深,“虽然病人去世了,但我感觉自己没什么遗憾。因为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。医疗始终具有局限性,我们没办法点石成金,只有竭尽全力。”
“看懂每一双眼睛”
对于董静思而言,18岁那年,在父母的建议下,他懵里懵懂在高考志愿上填下医科大学,到今年正好20年。他很少会讲述漫长求学中的点滴,似乎命运的河流顺理成章地将他送到了现在,这个他心中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的年纪,感觉事业上没有做出什么很大的成绩,但离年轻已经越来越远了。
“这时候,能有一两件喜欢的事就是最大的幸运。”他觉得,看诊和手术就是让他觉得放松的存在。这个过程中,除了科学的山峰,还有人的交流,“有的患者就很在乎你是否在乎他的感受。”
董静思觉得自己能看懂每一双眼睛背后的情绪,用他的话说,如果说的事情是患者喜欢听的,那对方眼睛会放光,反之,对方的眼神是闪烁的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副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董静思
“看懂每一双眼睛,让这场仗打得更好。”10多年前,董静思的姥姥罹患鼻窦癌,他请假一周,回家陪伴这位从小将自己带大的老人。这是他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正确的决定。每天陪着老人,吃饭、休息,或者什么都不做。到他离开时,老人拉已经不太走得动路了,但还是挣扎着送到门口,然后抱着他,一遍遍重复,“我的孩子,再也见不到了。”
“我记得姥姥的眼神,那种舍不得,又很清楚自己要离开。”后来,董静思在很多时候见过类似的眼神。面临要切除肺叶的老人,等待最后检查结果的中年人,已经对靶向药产生抗药性的女孩……这时候,拿出治疗方案,然后用尽量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给患者和家人,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,这是董静思觉得自己能做到,且最应该做到的。
董静思有时候也会回看,从进入医学院到成为医生的20年,行业变化是明显的。特别是这些年来,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被发现,经治疗得以长期生存,这给了他们继续跋涉下去的动力。
但对于他而言,也总有一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。
这天,一位女士走进了诊室,她一个人在角落等到了最后,她是带着弟弟的影像资料,瞒着家人找过来的。董静思一眼看出,患者的肿瘤伴随炎症,针对是否要做穿刺,已经有两个不同科室分别给出完全不同的建议。
董静思看了许久,他没有回答做穿刺还是不做,而是建议先把炎症消下来,“其实现在穿刺的价值并不大,除了能满足一个好奇心。但是不管做不做,先把炎症消下来,至少做穿刺的危险性更小。”
——一如既往,他给了不同的选择,把选择权交给对方。